XI`AN QUJIANG DAMING PALACE HERITAGE AREA PRESER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FCE

当前位置:首页>>先锋故事

先锋故事|城改“硬汉”,他们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先锋故事2022-10-21

开栏语: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更是大明宫遗址区全面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的突破之年。为积极营造“狠抓落实、大干实事、攻坚奋进、争先进位”的工作氛围,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展示大明宫人“提效能、比担当、作贡献”的精神面貌,大明宫先锋推出《先锋故事》专栏,带您一起认识在实现遗址区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的“奋斗者”的故事......



都说征迁是“天下第一难事”

一听到征迁

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征迁到底是什么样?

从征收到拆迁到清运

他们是怎么干的?


今天我们《先锋故事》就把镜头聚焦大明宫遗址区保供地工作领导小组征迁工作专班的奋斗者们,一起听听他们背后的故事。


“从板砖到牛肉汤,心里暖极了”



“刘甲,你这脚是咋了?”看着走路一瘸一拐的刘甲,同事关心地问道。

“哎!别提了。”这事说来话就长了。

微信图片_20221202142600.jpg


今年2月26日,刘甲所在的征迁小组一行来到了井上村黎大爷家,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正要依法拆除时,突然,一块砖头从天而降,刘甲急忙躲避,一不小心就扭伤了脚。抬头一看,黎大爷站在楼顶盯着他们,他手里拿着砖头,脚下还摆满了玻璃瓶等一堆危险物品。

“今天我看谁敢拆我的房。”黎大爷的声音让一行人心里一颤。

刘甲心想,这老头还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微信图片_20221202142609.jpg

两天后,新一轮疫情到来,由于周围邻居都已搬走,黎大爷的危房成了“孤岛”,只有患病的儿子和他相依为命。刘甲是最了解他情况的人,他知道黎大爷家肯定“缺粮少食”,于是给他们送去了一箱方便面。担心老人家吃不好,之后他又送去了肉蛋菜奶。看着这些他曾经“伤害”的人成了唯一来帮他的人,黎大爷心里五味杂陈,他默默接过东西想说什么却说不出口。 


半个月后,疫情结束了,正在忙碌的刘甲接到一通电话。

“小刘,你今天来我家一趟 。” 真没想到,是黎大爷。

刘甲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来到了黎大爷家,刚进门,黎大爷就给他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汤。

“小刘,今天我就把房子给你们交了!”在牛肉汤的肉香和烤馒头的焦香中,刘甲和黎大爷相视一笑,他说,这碗牛肉汤不仅暖了他的身,更暖了他的心。

微信图片_20221202142617.jpg

“很多群众不是反对征迁,而是怕没处去,没地儿住。我们真心对他们,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征迁工作就能顺利推进。”身为党员,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是刘甲的初心,也是拆迁工作组所有人坚守的初心。“牢记党的宗旨,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我深深感到,无论何时何地,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不能忘。”


“平安哥,咱都要平平安安的”



“平安是第一家,他家不拆,咱们的作业面就没法打开,车跟设备都进不了村。”

“平安家早都把协议签了,但他一直没搬走,租客也都还住着。这咋拆呀?”

微信图片_20221202142620.jpg

“今天晚上,咱就把平安家拆了。”听到大家的讨论,司麟斩钉截铁地说。他知道这是一根硬骨头,但为了不影响整体进度,他早已下定决心,今天无论如何,想尽办法,也要把这根骨头啃下来。

2月的最后一天,司麟和同事再次上门,在得知平安哥和租客一直没搬走是因为还没有找到住处时,他和同事多方协调为他们联系好新住处,又帮着搬家,忙活了一整天,平安和租客终于安顿好了。司麟拍了拍身上的灰,得意地给同事说:“我说咱今能拆,么胡说吧!”

微信图片_20221202142627.jpg

到了晚上,司麟和拆迁同事开始巡楼准备拆除作业,巡完二楼来到一楼后院,打开库房门的一瞬间,司麟的血压一下子就上来了,上百个煤气罐整整齐齐地摆满了一屋,他赶忙拦着大家往后撤。随即把房主平安拉到门口,轻轻关上房门。

“平安哥,你这是要干啥?”压住心里的怒气和后怕,他尽量放平语气。

“没有啥,就是个库房,该拆拆你们的,这些东西搬出去就行了。”

听到房主平安的回答,司麟总算松了一口气,他拍着平安的肩膀笑着说:“平安哥,咱们都要平平安安的。”

因为“煤气罐”的小插曲,这一户的拆除,司麟更不敢掉以轻心,从拆除的第一块砖头开始,他就全场盯着,一丝一毫,一角一落都不敢放松警惕,房子拆了两天两夜,他的眼睛也就盯了两天两夜。像这样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不合眼,司麟他们早已习惯。

当问到拆迁这份工作给他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司麟臭美地笑了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的单眼皮熬成了双眼皮。”

微信图片_20221202142625.jpg

这就是大明宫征迁先锋军,虽然这份工作中有太多困难和心酸,但他们仍会苦中作乐,因为他们认为跟群众打交道很踏实,干事最有劲。


站在垃圾堆上的“夜行者”



除了要与群众打交道,垃圾清运也是征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陈蒙就是这样一个与建筑垃圾“战斗”的征迁人。

3月10日凌晨6点,陈蒙站在井上村拆除后的一片废墟上,初春夜晚雾蒙蒙的寒气模糊了他的眼镜,他摘下眼镜,用衣服的边角轻轻擦了擦又戴上。看着一车一车的垃圾被拉走,他心里算了算,还有两车今天的工作就结束了。

微信图片_20221202142631.jpg

垃圾清运,听起来像是垃圾车的事,但其实更累的却是人。在垃圾清运上,“天时地利人和”一样条件都不能少。白天不能拉、下雨天不能拉、管控期不能拉、中高考期间不能拉……这样规定下来,清运时间就非常受限。所以,陈蒙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查看这一周的天气预报,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再安排本周的清运工作,垃圾车多少辆?挖土机多少台?土往哪里运?……

为了赶工期,更精准地掌握垃圾清运进度,陈蒙所在的清运小组每天都要去转现场,从晚上十点盯到凌晨五六点,第二天天亮继续上班协调这一天的车辆和设备。有时为了抢进度,给文勘腾出作业面,他们经常一干就是一整夜。

微信图片_20221202142634.jpg

“我们必须得现场盯着,不然说好的拉20车,可能就变成15车,10车了。我们陪着、盯着,他们才不能偷懒。”熬了一夜的陈蒙虽然疲惫但眼里的光却异常坚定。

早上7点,最后一车终于拉完,陈蒙拖着疲惫的身体刚躺在床上准备小憩一会,他的电话就响了。

“咱垃圾车走的那个区域管控了,今晚的车辆你还得给咱协调。”

“你看咱……”陈蒙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协调工作。


微信图片_20221202142638.jpg

这就是我们大明宫遗址区征迁工作专班的先锋军们,城改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硬汉”形象,而事实上他们却是最柔软、最质朴、最暖心的一群人,是群众最亲近的人。征迁工作就像一条纽带,一头连着他们,一头连着群众。他们以心换心、以心交心,设身处地地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难题,因为他们坚信他们工作的意义:离家是为了回家,开启梦想新家园。